(關鍵字:
減肥
, 減重
, 飲食順序
)
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是先大大口地夾肉配飯,或是挑選最下飯的料理,然後稀哩唿嚕的吃完飯,接下來蔬菜就吃不太下了,只好隨意的夾上幾口證明自己有攝取纖維質,最後才喝湯,其實這種用餐方式就是讓你變胖的主因!想要輕鬆減肥,有一個減肥秘訣,就是調整飲食順序哦。
調整吃飯順序是瘦身的第一步
先吃下肚的食物最容易被身體吸收,所以吃飯時要改變吃的順序,先從膳食纖維類食物吃起,接著再吃蛋白質,最後才吃碳水化合物。我們往往在感到飢餓的時候,習慣馬上吃點高熱量密度的食物(如泡麵、餅乾、糕點)來獲得立即的滿足感,但是這種吃法不但會使得血糖急速變動,還會提供過量的卡路里。
吃對順序,餐後血糖就能緩慢且穩定地上升,延緩醣類被吸收的速度,還能減少胰島素快速分泌,脂肪也就不容易堆積,才是徹底甩掉肥胖的根本辦法!
1.先吃大量的膳食纖維
這個瘦身飲食法則裡,這個步驟最重要。需先將蔬菜、海藻、菇類等等富含“膳食纖維”的食材吃完,份量會是3個步驟中最多的,至少要吃到肚子不會感到飢餓的程度。
因為膳食纖維不具熱量,進食前先攝取這類食物,可以填補胃腸的部分空間,而減少吃其他類食物的份量,還能延長胃的排空時間,不容易在吃飽後短時間內又產生了飢餓感。
2.再將蛋白質吃完
接下來是吃肉類、魚類、大豆類等等蛋白質食物,如果是肉片炒蔬菜這樣把兩種混在一起的料理,進食前要分成兩部分並控制好份量。
一般來說,我們人體每天需要蛋白質的份量大約為“體重每公斤:蛋白質1公克”。瘦身期間要挑選脂肪含量越少的蛋白質越好,像是大豆蛋白(如黃豆、豆腐、豆干)或是魚類、雞、鴨、鵝等白肉類;而豬、牛、羊肉屬於紅肉,脂肪含量較多,盡量少吃。
蛋白質在體內比較不會是優先使用的熱量,能避免減重過程中營養不均衡的面黃肌瘦,搭配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飽。所以先吃較多的蛋白質,比一開始就吃進很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脂肪,更不容易變成易胖體質。
3.最後吃碳水化合物
先將膳食纖維及蛋白質吃完,最後才能吃碳水化合物。這個階段的食物即使吃的量很少也沒有關係,如果前面兩步驟有確實做到,此時自然就會減量攝取。
米飯麵條麵點麵食根莖類食物中都含有非常豐富的碳水化合物,過多的時候就會形成體內脂肪。盡量選擇粗糙的全穀類,食用後容易飽足,血糖也不會升得太高。
少吃混合式的單品料理
針對很多人只吃單品料理解決一餐,像是炒麵、咖哩飯、燉飯等等料理,在飲食順序上會有執行困難,而且這些料理都含有很多去不掉的油脂。
建議想一舉減重成功的人,以後可不要再這樣吃囉!大部分的小吃店或餐廳一定會有燙青菜、色拉等菜單,還是要從膳食纖維多的食材先吃起。
容易被遺忘的碳水化合物:澱粉
米飯、麵包、面、年糕這類的主食,或是使用砂糖的點心等等甜食,很明顯的就是碳水化合物。另外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澱粉,像是馬鈴薯沙拉、通心粉沙拉這一類的食物,因為澱粉的GI...